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。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。
从金融稳定角度来看,比特币挖矿所关联的比特币交易,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。比特币交易价格波动剧烈,常被用于洗钱、非法融资、跨境资金转移等违法犯罪活动,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。在我国,法定货币体系由国家信用强力支撑,比特币这类虚拟货币的无序发展,无疑会对金融秩序的稳定构成巨大威胁,破坏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生态。一旦比特币交易引发大规模金融风险,将对民众的财产安全、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造成难以估量的冲击。
能源消耗方面,比特币挖矿堪称 “电老虎”。挖矿过程需通过专用 “矿机” 持续进行高强度运算,这一过程耗费海量电力资源。相关数据显示,全球比特币挖矿每年耗电量甚至超过一些中小国家的年用电量总和。在中国,能源资源虽总量丰富,但人均占有量较低,且能源结构仍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。比特币挖矿的高能耗特性,与我国倡导的节能减排、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,极大地增加了能源供应压力,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。大量电力被用于比特币挖矿,意味着在其他更具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领域,能源投入相对减少,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。
环境保护同样是禁止比特币挖矿的重要考量因素。挖矿过程中,“矿机” 高速运转产生大量废热,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,需配备庞大的散热系统,这不仅进一步加剧能源消耗,还产生额外的温室气体排放。同时,“矿机” 更新换代频繁,淘汰下来的电子设备若得不到妥善处理,将成为电子垃圾,对土壤、水源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。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当下,比特币挖矿的环境负面影响已不容忽视。
自 2021 年起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发文,明确将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,严禁新增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项目,并加快存量项目有序退出。此后,各地政府积极响应,全面开展整治行动,关停大量比特币 “矿场”。
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、决策和行动,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、文化与背景,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