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。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。
“普通人可以炒币吗”—— 这个问题的答案,藏在虚拟货币市场的层层风险之中。对缺乏专业知识、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的普通人而言,炒币绝非可行的理财选择,反而可能是一场得不偿失的冒险。
从法律与监管层面看,炒币在我国已被明确界定为高风险行为。2021 年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文,将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列为非法金融活动,强调其 “扰乱经济金融秩序,滋生赌博、非法集资、诈骗、传销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”。普通人参与炒币,不仅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一旦涉及非法资金流动,还可能面临银行卡冻结、协助调查甚至刑事追责。2024 年某地警方通报显示,在查处的电信诈骗案件中,30% 的涉案资金通过虚拟货币交易转移,其中不少普通炒币者因 “资金往来可疑” 被牵连调查。
虚拟货币市场的特性,决定了普通人难以从中获利。这类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,价格极易被庄家操纵。以比特币为例,其价格可在单日波动 20% 以上,而狗狗币、屎币等 meme 币的单日涨幅甚至能达到 1000%,但这种波动并非基于价值变动,更多是投机情绪的极端释放。普通投资者既没有足够的信息渠道预判市场走向,也缺乏应对剧烈波动的心理承受能力,往往在 “追涨杀跌” 中沦为被收割的对象。某调查机构数据显示,2023 年参与炒币的普通投资者中,75% 亏损超过 50%,仅有 5% 实现盈利。
炒币所需的专业知识壁垒,也让普通人望尘莫及。虚拟货币的交易依赖区块链技术、加密算法、钱包私钥管理等专业知识,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资产损失。比如,私钥丢失会让账户内的虚拟货币永久冻结,而误转入虚假地址则意味着资金彻底消失。2024 年全球因操作失误导致的虚拟货币损失超过 120 亿美元,其中 90% 的受害者是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投资者。此外,辨别正规交易平台与钓鱼网站、防范智能合约漏洞等,都需要长期积累的经验,这显然超出了普通人的能力范围。
炒币对普通人的生活还可能产生隐性危害。不少人因沉迷炒币,将家庭储蓄甚至借贷资金投入市场,一旦亏损就可能陷入债务危机,影响家庭稳定。更有甚者,因炒币导致精神焦虑、作息紊乱,损害身心健康。2025 年某心理机构调研发现,频繁炒币者的焦虑症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 3 倍,其中 15% 的人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。
对普通人而言,炒币的风险与收益完全不成正比。与其在缺乏保障的市场中赌运气,不如选择合法合规的理财渠道 —— 银行存款、基金、国债等产品虽收益相对稳定,但能在监管保护下保障本金安全。金融市场的基本原则是 “风险与收益匹配”,而虚拟货币的高风险背后,并没有对应的价值支撑。认清这一点,普通人才能避免被 “暴富神话” 诱惑,守住自己的财富底线。
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、决策和行动,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、文化与背景,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。